广元利州区:昔日撂荒地 今日"金土地"

2020-06-28 17:18:17来源:四川在线编辑:向朝伦

龙潭乡青龙村村民开垦撂荒地(蒲莎莎 摄)

四川在线广元消息(李霞)“在新开垦的撂荒地里种了土豆、豇豆、水果玉米等近20个品种,每块田都不重样。”6月22日清晨,广元市利州区龙潭乡青龙村的蔬菜园里一片忙碌,正在指导村民管护黄瓜的园主李小红告诉记者,接下来,他们将在园区附近开办一个集观光、采摘、休闲为一体的农家乐,以吸引更多城市游客前来休闲玩乐。

为了盘活城郊撂荒土地,增加周边群众收入,利州区强化培育领头羊、调优产业结构、统一全程管理农作物,切实解决土地撂荒问题,把城郊撂荒地变成致富“金土地”。

龙潭乡青龙村黄瓜园(蒲莎莎 摄)

山上“果篮子”,山下“粮袋子”

拳头大的小西瓜均匀散落在地里,纤细的丝瓜参差悬挂在藤蔓上,金灿灿的向日葵迎风摇曳……6月19日,记者来到距广元城区7.6公里的大石镇青岭村,镶嵌在半山坡的果蔬园映入记者眼帘。

“几个月前这里还无人问津,如今这片撂荒地真正变成了‘金土地’。”该村第一书记王兵说,城区居民只需十几分钟的车程,就能来到这里体蔬果采摘,既乐了游客,也富了村民。

自撂荒土地复耕启动后,大石镇对青岭、山园、五一等五个城郊村的产业进行科学规划,最终决定在山腰发展桃树、梨树、葡萄等小水果产业,在山下粮田发展稻田养鱼,最终形成了山上有“果篮子”、山下有“粮袋子”的合理布局。

近年来,利州各城郊乡镇立足近城优势,带动村民调优产业结构,科学规划产业,盘活撂荒土地进行规模化种植,成立专合社大力发展果蔬种植和稻田养鱼产业,实现了家家都有稳定增收的特色产业。

“新型农民”,唤醒沉睡的土地

“自脱贫攻坚以来,生产道路延伸到田间地头,还修建了防旱池、滴灌网,让山里的耕作有了保障,加之政府对开垦撂荒地的政策支持力度也很大。”青岭村果蔬园业主罗九明说出了自己承包撂荒地种果蔬的初衷。

曾在深圳经商多年的罗九明有着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,由于受疫情影响,今年返乡承包310亩撂荒地种植了果蔬,带动周边村民发展增收。

罗九明只是利州区培育新型农民、回引创业人才的一个缩影。近年来,利州区积极吸引优质人才资源向农村基层流动,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,一批懂技术、善经营的“新型农民”,唤醒了沉睡的土地。

截至目前,全区共有166名优秀农民工进入村“两委”班子,先后培育了有文化、懂技术、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1720余人,吸引26名创业人才返乡流转撂荒土地3500余亩,吸纳村民务工420人,带动农户发展果蔬等产业2560亩。

“三统一”,种植销售不再难

“大豆种子送到家,还是免费的哦!” 6月19日,大石镇前哨村村民王占德告诉记者,他今年在撂荒地种植了4亩大豆,预计可收800公斤大豆,收入近5000元。

连日来,利州区农业农村局将试点项目购买的75吨大豆,以一亩地5公斤大豆种、20公斤肥料免费送到复耕复垦项目和种粮大户手中。

为提质增效,利州区各城郊村建立专合社统一提供品种、统一技术指导、统一销售产品的“三统一”管理模式,实现“经营实体不断壮大,群众快速增收致富”的双赢的目标。

合作社统一购买基地和农户种植的品种的同时,还利用农民夜校、举办培训班的形式,对全村农民培训桃、西瓜、稻田养鱼等种植、管护以及防治技术,把农户培养成行家里手。在最终的销售上,合作社利用城郊市场优势,不断扩大农产品销售量,切实解决农户农产品“卖难”的问题。

截至目前,利州区共摸排出1.9万亩城郊撂荒土地,通过种植粮食、水果等农作物,已完成复耕1.64万余亩,复垦率86.31%。

    编辑推荐